估计朋友们最近或多或都少都看到了网上关于电影《我本是高山》的相关讨论。根据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真人事迹改编而成的电影,还未正式公映就引起如此激烈的辩论与声讨,实在是令人始料未及。但作为对这部电影期待已久的观众,Pussy在看过点映后对此场面并不惊诧,毕竟主创团队无论是对张桂梅校长精神内核的理解还是对传记类电影真实性的把握都差到离谱。在官媒下场、编剧反驳、导演路演答观众问等多个回合下,这部电影的批评与反批评之声目前已到达白炽化的程度。各方各派都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Pussy在此无意复述与评判,今天只想从“事实与改编”的角度盘一盘《我本是高山》的选择性创作,相信大家自有分辨。电影一开始展现的混乱不堪的开学典礼场面,我就不太能理解。导演如果是想借开学典礼一团糟的场面表现女高学生缺乏纪律性,我觉得可以先观察观察从大山里的女孩是怎样的。至少在我的印象和经验里,我来自农村或山区的大学同学,尤其是女同学总是羞涩内敛的,即使性格活泼也不会在严肃场合嬉笑打闹。在开学典礼这样的严肃场合,笑话老师、当众起哄、不理会老师的喝止我行我素使得场面一度失控的情节,对城市学校和学生来说都很难合理,更别提放到从未走出过大山、见过“外人”的女孩子们身上是多么难以成立了。无独有偶,为了进一步突出女高学生刚入学时的不服管教,电影还安排了她们翘课逃学打游戏的情节。但说实在的,哪怕是刚入学的大学生都不会在刚入学两天就去离学校很远的地方活动。华坪女高所在地,肉眼可见的一片荒芜,女学生们在晚上要走多远才能去到繁华一点的地方呢?她们刚来到新环境,难道丝毫不害怕不惶恐不焦虑不迷惘吗?况且大家都是家里穷到上不起学才会来费用全免的女高,能有多少精力金钱用在逛街吃喝打游戏上呢?导演恐怕对此也欠缺考虑。我和朋友们调侃,这部电影虽然叫《我本是高山》,但它其实也可以叫《张桂梅和她的男人》。由胡歌扮演的董老师(张桂梅丈夫)在张桂梅每个忧愁痛苦的时刻都不曾缺席,以她“精神支柱”的姿态频频打断张桂梅和她的女高之间的联结感,强调自身的存在和重要性。电影让张桂梅在脆弱无助时不断幻想:丈夫可靠的肩膀,与丈夫相依偎闲聊的时光,两人共舞互相安慰,他为她缝补衣服、贴膏药、做饭……倒不是说张桂梅不能有儿女情长,想念逝去的爱人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电影情节安排不该忽视张桂梅战士般的意志力,削弱她本身的力量与信念感,将她塑造成一个一遇到困难就思念亡夫的形象。然而纵使张桂梅校长已经在无数次的访谈和自述中都明确说了支撑自己的是信仰,电影主创团队仍充耳不闻,坚持把她无边的大爱偷换,让她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都渴望一个男人的爱护。不得不说,格局太小。
张桂梅校长在纪录片中曾说,华坪女高建立之初,条件很艰苦,空地上蛇多、野生动物多,学生们上厕所需要女老师跟着,男老师也跟着。然而在电影里这处真实细节竟然表现为,本该陪着学生去上厕所的女老师徐影影一心想着睡着的男朋友卢南山,给他脱鞋让他睡好,只有男老师尽职尽责护送几个女学生出去上厕所。
不仅如此,这个徐影影还娇生惯养,只是因为男友想来华坪女高所以她夫唱妇随也来了。她拿书打学生头、骂学生笨,在被张桂梅批评后她忿忿不平,带头在后面编排张桂梅。并在后来因为张桂梅教学要求高而第一个辞职离开,留男友自己继续奋斗。反观她的男朋友卢南山,则完全没有她的派头。此人心系贫困地区的女性教育,立志于在华坪女高实现自身价值,即使女友跟他分手他也不言放弃,待学生如亲子,非常受学生欢迎。在徐影影传来结婚消息时,学生们还为了安慰他在黑板上画画,跟他告白。
电影改编的偷梁换柱,并不是新鲜事。
说实在的,我想不通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如果只是为了让对情侣教师各代表一种选择,突出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为什么是由女老师做坏人,男老师做好人?为什么电影中吃不得苦的要是女老师,志向远大的就是男老师呢?最科幻的是,在电影中由于学生基础差、教学条件艰苦、张桂梅要求高,老师们纷纷辞职:数位女老师只留下一个,而唯二的男老师竟然都留下来了。我非常不解,按照华坪女高的男女教师比例来说,吃苦耐劳、投身于教育一线的女性人数是多于男性的,为什么在电影中就反过来了?不仅如此,电影还设计了男女老师在顶楼烧烤聚餐,讨论张桂梅的情节。几位女老师饭还没吃就开始嚼舌根,从张桂梅的婚姻家庭聊到她的身体健康,徐影影甚至说出“张桂梅这个老巫婆腿脚不好,爬不了这么高”这种话,让人难以置信:真实的女高生活中,女老师会这么恶毒地提到张校长吗?张桂梅校长还受邀去观看这部电影,她在台下看到电影中的这一幕,会是什么感受?我不忍想。有心的观众们会发现,从头到尾这两位男老师都未发一词。他们没说张桂梅一句坏话,坏话都是女老师说的;他们也没掺合一句张桂梅的八卦,八卦都是女老师说的。好笑不好笑?张桂梅校长在访谈和纪录片拍摄中屡屡提到政府和领导对华坪女高的支持与贡献,言谈之间全是感谢感恩。但在电影里她和教育局的梁局长几乎没心平气和说过话,一直在吵吵嚷嚷,相互说服中。梁局长的原型人物,在观影后说张校长从来没吼过他,他也从来没吼过她,这使得电影刻意制造出的冲突与闹剧像出笑话。
张桂梅教出来的女学生付春盈,学成之后听闻女高有需要,毅然决然重回贫困之地支持张桂梅老妈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托举山区妹妹们的一线教学工作中来——这起来确实慷慨激,令人感动振奋。可在电影中,她除了叫了几声“老妈”,并没其它行动来描绘两人之间深厚的母女情意。走出大山的女娃和送女娃走出大山的妈,在电影中仍然在聊“婆家有没有催你要孩子”“你跟董老师当初为什么没要个孩子”这种话题。而且在付春盈意外怀孕后,张桂梅的态度非常严厉和无情,她指责付春盈“你带了个好头”,并在付春盈因为小孩生病想请半天假的时候,直接说你干不了这工作了,你准备交接吧。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电影借付春盈的嘴,将张桂梅投身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动机归结于她对丈夫逝世的逃避,完全罔顾她对那些孩子们深切的关心与爱护,把她与亲如女儿的学生之间的情谊描绘得淡薄如纸,没有理解也没有包容。这等缺乏温情与体恤的画面,让很多对张桂梅校长有所了解的朋友深感违和。付春盈的原型老师,更是在观影后直言:“张校长对我很温柔,不是电影里那样。”主创团队似乎对女性之间,母女之间那种互相托举的力量缺乏了解,其不仅无力凸显张桂梅对于很多女高学生和福利院孩子来说很重要的“母亲”角色,也对贫困山区的母亲形象缺乏合理的塑造。相比父亲,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不仅少之又少,而且非常不典型。比如说电影中有好父亲和坏父亲,但只有酗酒的母亲。而这一形象之所以引得广泛质疑,是因为所有家在农村或者对农村略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农村女性酗酒的可能性之小,如同一位网友所说“在农村,酗酒的女性绝对没有喝农药的多”。
顶级医学期刊Lancet(IF168.9)上曾发表一篇关于中国50万男性和女性饮酒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论文。在全国多个省市纳入的512715人中,报告在大多数周内饮酒(主要是烈酒)的比例分别为男性33%(69897/210205)、女性2%(6245/302510),女性在大多数周内饮酒的比例和每周的平均饮酒量方面均远低于男性。
我想这位人物的设定灵感应该来源于张桂梅校长的家访实录,在那份纪实录影里酗酒的是父亲。这位父亲不仅成日酗酒,而且跟妻子天天打架,在两人离异后,女儿被判给了爸爸,但这个做爸爸的从未给过她一分钱生活费,甚至会在大晚上把女儿撵出门。女儿的生活费和房租都由母亲艰难承担,学业难以为继。明明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亲只多不少,但导演对此却充耳不闻,他说:“在那样的一个山区,类似的情况(酗酒的母亲)很多,甚至有远比我们画面里呈现更不堪的情况。”呃,你猜我信不信?
说实在的,这部主旨是要讲女性功绩、女性代际情义、女性托举女性的电影,在角色塑造和情节安排上总是给我一种在回避“母亲”的感觉。最明显的一处就是:影片中张桂梅思念了丈夫、也回忆了父亲,却只字不提她的妈妈和姐姐。要知道在现实中,张桂梅的母亲在她上初中时去世,是姐姐将她抚养长大。她决定投身于贫困地区女性教育事业,难道跟她的成长经历毫不相关吗?难道对她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的只有男人,只有父亲和丈夫吗?无论是从观影角度还是经验常识方面,我都坚决不认同这样的电影取舍。在我看来,真实的才是有力的。片子末尾感激张桂梅校长为女孩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要给张桂梅校长下跪的母亲比131分钟的电影更让人动容。或许《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是非曲折的命运在海报设计中就已有端倪。我忘不了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海报时的震撼,每张海报都是女孩的身影,她们不再镶边、不再陪衬、不再做烘托男性主角的壁花。但我也忘不了看到海报不可忽视的“逆天改命”四个字时的心情。
什么是天?什么是命?贫困地区重男轻女,不让女性走出大山受教育的环境,是天吗?十几岁的女孩子辍学结婚生儿子,为了哥哥弟弟把彩礼换嫁妆是命吗?按照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来看,不让她读书、不让她出走、不让她在宽广的天地一展宏图,才是“逆天改命”吧。说来说去这部电影好像只有英文名“BEYOND THE CLOUDS”有点可取之处,能够让我们借此结尾,祝福电影之外的真实世界里,挣扎于生活现实的姐妹能频频遇“好风”,直上青云巅。“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愿所有姐妹铭记在心。